工業生產持續下降 經濟下行壓力加大
今年以來,國內外經濟形勢仍然十分嚴峻,清城區始終堅持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扎實推進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惠民生、防風險等工作,上半年全區經濟運行基本平穩。商品房銷售、財政收入和外貿進出口等領域均保持較快增長,但由于工業生產持續低迷,固定資產投資和商品房銷售等指標對比一季度存在回落趨勢,整體經濟下行的壓力仍然較大。具體運行情況如下:
一、上半年經濟運行情況
經市核定,上半年全區完成生產總值(GDP)253.6億元,增長5.6%,增速低于上年同期2.8個百分點。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1.2億元,增長4.5%,拉動GDP增長0.2個百分點;第二產業增加值110.7億元,下降0.3%,影響GDP下降0.1個百分點;第三產業增加值131.7億元,增長11.4%,拉動GDP增長5.5個百分點。三次產業結構由上年同期的5.1:45.1:49.8調整優化為4.4:43.7:51.9,第三產業比重同比提高2.1個百分點;服務業增速快于第二產業增速11.7個百分點,其中金融業、房地產業和非營利性服務業增長較快,其增加值分別增長14.4%、11.2%和14.0%。
2017年清城區主要經濟指標完成情況
單位:億元
|
指 標 名 稱 |
一季度 增長% |
上半年 |
比一季度增減百分點 |
|
|
總量 |
增速% |
|||
|
生產總值(GDP) |
6.1 |
253.6 |
5.6 |
-0.5 |
|
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 |
-3.5 |
102.9 |
-3.8 |
-0.3 |
|
固定資產投資完成額 |
18.1 |
136.3 |
8.9 |
-9.2 |
|
#工業投資 |
-15.2 |
19.5 |
-16.7 |
-1.5 |
|
房地產開發 |
28.4 |
83.4 |
20.2 |
-8.2 |
|
房屋銷售面積(萬平方米) |
79.0 |
281.6 |
37.9 |
-41.1 |
|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 |
11.8 |
159.4 |
9.9 |
-1.9 |
|
區轄部分外貿出口總額 |
16.2 |
9.3 |
20.5 |
4.3 |
|
區轄部分實際利用外資(萬美元) |
0 |
4149 |
18.5倍 |
1847.9 |
|
全社會用電量(億千瓦時) |
-13.1 |
27.3 |
-11.2 |
1.9 |
|
#工業用電量 |
-17.0 |
19.9 |
-15.6 |
1.4 |
|
區轄部分地方公共預算收入 |
40.4 |
7.9 |
27.5 |
-12.9 |
|
區轄部分地方公共預算支出 |
28.6 |
23.2 |
36.9 |
7.4 |
|
財政八項支出合計(含市直、高新區、廣清園) |
29.5 |
44.1 |
36.7 |
7.2 |
|
金融機構存本外幣存款余額 |
20.1 |
990.7 |
18.0 |
-2.1 |
|
金融機構存本外幣貸款余額 |
9.2 |
692.0 |
24.6 |
15.4 |
|
居民消費價格指數(%) |
1.0 |
101.2 |
1.2 |
0.2 |
上半年5.6%的經濟增長,比一季度回落0.5個百分點,增速的小幅回落,既有外部經濟放緩的被動因素,更有我區經濟結構調整的主動因素,這樣的增速仍處于合理的增長區間,成績來之不易。主要體現在:一是我區主動加大淘汰落后產能和節能減排環境治理的力度,對傳統支柱產業影響較大,直接影響今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持續運行在下降區間,拖累了整體經濟的增長。二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入推進,“三去一降一補”成效顯現,市場經營環境和企業利潤向好,經濟運行質量不斷提升。三是經濟結構出現積極變化,工業現代產業增長較快,服務業發展加快,比重不斷提高,體現出我區產業轉型升級正取得成效。四是工業用電量、工業生產者價格指數等先行指標出現回升態勢,物價、就業水平的相對穩定,顯示整體經濟基本面仍然較好。
上半年我區經濟運行的總體呈現“四快、五穩、一乏力”的特點:
(一)商品房銷售、財政收支、對外經濟和服務業等四個領域的指標增長較快
商品房銷售增速快,去庫存效果顯著。今年以來,商品房銷售市場持續火熱。上半年全區完成商品房屋銷售面積281.
財政收入增長較快,民生支出投入加大。上半年區轄部分一般公共預算收入7.9億元,可比口徑增長27.5%,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31.5個百分點。其中稅收收入5.7億元,增長49.7%;非稅收入2.2億元,下降8.1%,非稅收入占比27.7%。上半年商品房銷售持續火熱和房地產企業利潤提高,帶動相關稅種大幅增收,其中土地增值稅增長1.60倍,企業所得稅增長88.7%,契稅增長1.11倍。區轄部分一般公共預算支出23.2億元,增長36.9%。與民生直接相關的文化體育與傳媒支出增長24.2%,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增長25.1%,醫療衛生支出增長30.8%。與民生密切相關的交通運輸支出增長95.2%,城鄉社區支出增長2.82倍。直接影響非營利性服務業核算的財政八項支出共完成44.1億元(含市直、高新區和廣清園),增長36.7%。其中市直21.3億元,增長31.6%;高新區1.6億元,增長1.40倍;清城區轄部分21.0億元,增長37.0%;廣清園0.2億元,增長1.25倍。
對外貿易和旅游業增長較快,形勢喜人。上半年區轄部分外貿進出口總額34.4億元,增長51.8%,其中出口9.3億元,增長20.5%;進口25.1億元,增長68.0%。實際利用外資4149萬美元,增長18.5倍。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出口交貨值244.8億元,增長30.2%。全區旅游接待507.22萬人次,增長14.5%;旅游總收入32.6億元,增長15.3%。
服務業增長較快,主導地位增強。在宏觀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關鍵時期,服務業繼續發揮穩定經濟增長和轉變發展方式的重要引擎作用。上半年,服務業對經濟的貢獻率超九成,拉動經濟增長5.5個百分點。從具體行業來看,金融機構本外幣存貸款余額分別增長18.0%和24.6%,保費收入增長20.5%,帶動金融業增加值增長14.4%,拉動經濟增長1.1個百分點;商品房銷售面積增長37.9%,帶動房地產業增加值增長11.2%,拉動經濟增長0.6個百分點;電信業務總量增長38.0%,其他營利性服務業營業收入增長15.6%,財政八項支出增長36.7%,帶動其他服務業增加值增長13.6%,拉動經濟增長2.6個百分點,其中營利性服務業拉動0.6個百分點,非營利性服務業拉動2.0個百分點。
(二)農業、投資、消費、物價和金融市場等五個領域的指標發展穩定
農業生產保持穩定。上半年全區農林牧漁業產值18.4億元,增長4.8%,其中農業產值8.3億元,增長3.4%;林業產值1.2億元,增長7.4%;牧業產值6.2億元,增長6.1%;漁業產值2.3億元,增長4.6%。主要農產品中,蔬菜產量18.5萬噸,增長4.8%;水果產量3.1萬噸,下降26.5%;出欄肉豬9.7萬頭,增長4.7%;出欄家禽953.3萬只,增長6.2%。
固定資產投資緩中趨穩。上半年全區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36.3億元,增長8.9%,增速比前5月回升1.6個百分點,呈現回穩跡象。其中工業投資完成19.5億元,下降16.7%;工業投資中技術改造投資完成7.8億元,增長30.0%;基礎設施投資完成23.9億元,增長23.4%;房地產投資完成83.4億元,增長20.2%,增速連續兩個月實現回升。
市場消費增長平穩。上半年全區完成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59.4億元,增長9.9%,高出全年預期0.9個百分點。從城鄉消費看,城鎮消費品零售額158.7億元,增長9.7%;鄉村消費品零售額0.5億元,增長43.6%。從行業消費看,批發業52.7億元,增長12.0%;零售業99.9億元,增長9.0%;住宿業1.7億元,增長18.0%;餐飲業5.1億元,增長3.6%。全區限額以上企業155家,上半年完成零售總額58.8億元,增長13.1%。
價格水平總體趨穩。上半年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溫和上漲1.2%,八大類商品價格“七漲一降”,權重最大的食品煙酒類下降1.0%外,其他七大類均有不同程度上漲。商品零售價格上漲1.7%。工業生產者價格指數比一季度小幅回落0.3個百分點,上半年上漲8.2%。
金融市場平穩。6月末,全區金融機構本外幣存款余額990.7億元,增長18.0%;金融機構本外幣貸款余額692.0億元,增長24.6%。
(三)工業生產乏力,產業結構和效益逐步向好
工業生產乏力,持續運行在下降區間。上半年全區完成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102.9億元,下降3.8%(對應產值438.8億元,增長1.5%),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12個百分點,今年以來持續運行在下降區間。其中輕工業完成增加值13.3億元,增長10.8%;重工業完成增加值89.6億元,下降5.5%,重工業占比87.1%。支柱產業中,陶瓷業完成產值30.6億元,增長15.3%;有色金屬行業完成產值207.3億元,下降1.3%。
工業結構持續優化,企業經營效益向好。產業結構加快調整,中高端制造業發展加快,上半年高技術產業完成增加值5.5億元,增長32.3%;裝備制造業完成增加值9.3億元,增長22.4%,增速分別比規模以上工業快36.1和26.2個百分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27.4億元,增長50.5%。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利潤率為6.45%,比上年同期提高1.96個百分點。工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275.53%,比去年同期提高22.9個百分點。
二、主要經濟指標對比分析
(一)街鎮主要經濟指標完成情況對比
從規模以上工業產值來看:領跑全區的是鳳城街增長22.9%。總量大,支撐力強的街鎮中,源潭鎮增長6.4%,石角鎮增長0.7%。產值下降的有洲心街和橫荷街,分別下降10.9%和35.4%。其他東城街增長3.5%,飛來峽增長9.8%。高新區增長5.8%,廣清園完成1.0億元產值(上年同期為0)。
從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率來看:增加值率高于30%的街鎮有洲心街為31.39%。處于20-30%之間的有源潭鎮和飛來峽鎮,分別為27.93%和26.76%。處于10-20%之間的有東城街、石角鎮、高新區和廣清園,分別為19.31%、15.89%、13.07%和15.18%。低于10%的有鳳城街和橫荷街,分別為9.96%和7.88%。
從固定資產投資額來看:由于總量小,基數低,飛來峽增長3.2倍。貢獻較大的有3個街和高新區,其中鳳城街增長55.4%,東城街增長21.2%,洲心街增長9.5%,高新區增長7.1%;投資下降的有3個街鎮和廣清園,其中橫荷街下降31.1%,源潭鎮下降11.8%,石角鎮下降16.1%,廣清園下降9.5%。
(二) 核算GDP的基礎行業指標對比
從上半年核算GDP的22個主要指標看,與一季度比,有9個指標增速回落,其中對核算結果影響較大的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回落0.3個百分點,影響GDP回落0.2個百分點;商品房屋銷售面積增速回落41.1個百分點,影響GDP回落0.5個百分點;建筑業增加值增速回落2.4個百分點和公路運輸總周轉量增速回落9.2個百分點,分別影響GDP回落0.2個百分點。與上年同期比,有10個指標增速回落,其中對核算結果影響較大的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回落12個百分點,影響GDP回落5.0個百分點;商品房屋銷售面積回落21.6個百分點,影響GDP回落0.3個百分點;規模以下工業增加值增速回落3.0個百分點和零售業商品銷售額增速回落4.4個百分點,分別影響GDP回落0.2個百分點。
2017年上半年核算GDP的基礎行業指標情況對比
單位:%
|
|
2017年 |
上年 同期 |
比上年 同期增減 |
||
|
指標 |
上半年 |
一季度 |
比一季 度增減 |
||
|
農林牧漁業增加值增速(可比價) |
4.6 |
3.4 |
1.2 |
4.3 |
0.3 |
|
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不變價) |
-3.8 |
-3.5 |
-0.3 |
8.2 |
-12.0 |
|
規模以下工業增加值增速(不變價) |
2.1 |
4.0 |
-1.9 |
5.1 |
-3.0 |
|
建筑業增加值現價增速 |
8.3 |
10.7 |
-2.4 |
1.6 |
6.7 |
|
批發業商品銷售額現價增速 |
13.5 |
18.4 |
-4.9 |
8.9 |
4.6 |
|
零售業商品銷售額現價增速 |
5.6 |
4.3 |
1.3 |
10.0 |
-4.4 |
|
鐵路運輸總周轉量增速 |
4.7 |
3.8 |
0.9 |
8.3 |
-3.6 |
|
公路運輸總周轉量增速 |
8.8 |
18 |
-9.2 |
2.9 |
5.9 |
|
水上運輸總周轉量增速 |
13.3 |
13.5 |
-0.2 |
19.1 |
-5.8 |
|
航空運輸總周轉量增速 |
0 |
0 |
0 |
0 |
0 |
|
郵政業務總量增長速度 |
54.3 |
58.9 |
-4.6 |
59.8 |
-5.5 |
|
住宿業營業額現價增速 |
11.0 |
10.4 |
0.6 |
-0.8 |
11.8 |
|
餐飲業營業額現價增速 |
3.4 |
1.5 |
1.9 |
8.7 |
-5.3 |
|
金融機構本外幣存貸款余額增速(加權) |
20.7 |
15.8 |
4.9 |
5.6 |
15.1 |
|
證券成交額現價增速(錯月) |
-13.1 |
-41.2 |
28.1 |
-21.9 |
8.8 |
|
保費收入現價增速(錯月) |
20.5 |
14.2 |
6.3 |
38.2 |
-17.7 |
|
商品房屋銷售面積增速 |
37.9 |
79.0 |
-41.1 |
59.5 |
-21.6 |
|
房地產業從業人員勞動報酬 |
35.4 |
5.4 |
30.0 |
22.7 |
12.7 |
|
房地產業從業人員增速 |
8.9 |
3.4 |
5.5 |
15.3 |
-6.4 |
|
電信業務總量增速 |
38.0 |
30.3 |
7.7 |
36.0 |
2.0 |
|
其他營利性服務業(不含電信、廣播電視和衛星傳輸服務)營業收入增速(錯月) |
15.6 |
17.8 |
-2.2 |
19.5 |
-3.9 |
|
財政八項支出合計增速 |
36.7 |
29.5 |
7.2 |
35.3 |
1.4 |
三、當前經濟運行的困難和壓力
(一)工業生產持續下降,嚴重拖累整體經濟增長
目前,我區工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到42.0%,工業對全區經濟增長影響舉足輕重。上半年,全區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下降3.8%(其中區轄部分下降6.5%,高新區增長2.8%,廣清園完成0.4億元增加值,上年同期為0),影響全區經濟下降1.5個百分點,工業生產持續低迷,主要表現在:一是部分重點企業生產降幅較大。上半年,重點企業生產降幅較大有:華清再生資源、江西銅業、圣力鋼制品和遠光電纜,4家企業合計減產46億元,影響全區規模以上工業產值下降10.6個百分點。二是“去產能”和節能減排等約束趨緊因素的影響。受上年中央環保督查影響,減、停產企業增多,其中鑫達模具、泰業金屬模具等7家企業今年全面停產,合計減產5.9億元,影響全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產值下降1.4個百分點以上。三是工業投資不足影響工業發展新增動力不足。工業投資是促進工業產業的形成和升級的直接因素,但是近年來,我區重點工業項目建設推進緩慢,缺乏大型工業投資項目支撐。全區工業投資在2014年增長35.7%,但總量僅占全社會投資的9.9%,低于同期全市水平(22.7%)12.8個百分點;2015年回落到增長25.2%;2016年繼續回落到增長21.4%;今年上半年嚴重下滑至下降16.7%,呈現逐年下滑趨勢。工業投資不足對工業生產的不利影響也在逐步體現,去年我區新增的9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生產規模普遍較小,今年上半年全區還沒有1家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原計劃今年新增上規模的雄星新材料、實創涂料和新粵亞鋁業等企業還沒有達到統計入庫的條件。四是新興產業尚未成為主要拉動。目前,我區陶瓷業和有色金屬行業仍占全區規模以上工業產值比重達54.2%;新興行業中的先進制造業和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比僅為16.9%,對工業的拉動力有限,規模工業增長對傳統產業的依賴度仍然較高,工業轉型升級任務仍然非常艱巨。五是部分上年新增企業規模小,拉動力弱。新增企業由于基數小,發展快,理應成為全區工業的主要增長點,但我區去年新增的9家規模以上企業,規模較小,對全區工業拉動力較弱。
(二)部分主要指標存在年底回落趨勢
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存在逐步回落趨勢。上半年,全區固定資產投資增長8.9%,增速比一季度回落9.2個百分點,增長壓力越來越大。一是對比基數擴大的壓力。北江四橋、新粵亞鋁業、萬達和海港城等許多大型項目已經在上年入庫,今年的對比基數會逐月擴大,預計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全年呈現高開低走,逐步下行趨勢。二是部分重點項目推進不如預期。受資金缺口、建設用地指標不足、征地拆遷難度加大等因素影響,重點項目推進不如預期。全區81個重點項目開工并已入統的共35個,本年完成投資35.5億元,僅占全年投資計劃的18.0%,其中本年新開工入統項目3個,完成投資僅0.2億元。清遠·中國南部物流樞紐、省職教基地、新北江制藥、廣清城軌龍塘運用所防洪工程等項目仍處于前期準備階段。三是工業投資不足。受工業用地不足和廣清園違規用地整治因素制約,工業項目投資明顯不足。四是房地產投資增長面臨不確定性。今年以來,受商品房銷售火爆和價格飆升等有利因素刺激下,房地產投資力度和進度不斷加快。但是,隨著中央打擊炒房新政的施行和落實,商品房銷售熱度有所減退,從上半年我區房屋銷售走勢來看,增速呈現逐步回落趨勢,上半年全區商品房銷售面積增長37.9%,比2月份回落73.1個百分點,房地產開發投資能否持續穩定增長,仍然存在較大不穩定性。
社會消費增速存在逐步回落趨勢。上半年,全區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9.9%,增速比一季度回落1.9個百分點,社會消費提速增長面臨困境。一是本地電商發展滯后,外地電商對傳統商業模式沖擊較大。外地電商一方面分流了我區的商品零售總額,另一方面對本地傳統實體商貿企業經營帶來巨大沖擊。上半年我區限額以上電商銷售額僅5.2億元,下降16.7%,總量占全社會消費比重的2.4%,發展相對滯后,對全區消費的拉動力有限。二是大宗消費品拉動作用減弱。金銀珠寶、家電和汽車等大宗消費品進入成熟穩定消費期,增速逐步回落,對全區消費增長拉動作用減弱。
房屋銷售增速存在逐步回落趨勢。上半年,全區商品房銷售面積增長37.9%,增速比一季度回落41.1個百分點。隨著國家打擊炒房政策的落實,商品房屋銷售熱度將有所減弱,增速繼續回落的可能性很大。
財政八項支出增速存在逐步回落趨勢。雖然上半年我區財政八項支出保持了快速增長的勢頭,但從去年下半年情況看,受一般公共服務、教育、城鄉社區事務等支出大幅增長的影響,2016年1-11月財政八項支出(含市直、高新區和廣清園)達到70.5億元,增長17.8%。今年財政八項支出要在上年總量較大的基礎上,繼續保持較快增長,壓力相當之大。
四、下一階段經濟工作建議
(一)著眼于規模和質量,加快推進工業經濟發展。一是穩定工業經濟存量。首先加快陶瓷、有色金屬等傳統支柱產業技術改造、新產品開發,繼續淘汰落后產能。其次是要進一步穩定重點企業生產,并制定有效措施,主動適應國家調控政策,督促企業恢復正常生產。二是做大工業經濟增量。首先是要培育壯大新興產業規模,優化工業產業結構。其次是要抓好廣清產業園的項目建設。把廣清產業園清城片區打造成為我區工業經濟發展的主戰場和新引擎。三是培育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政府相關部門要加強幫助新建項目早開工、早投產,支持中小企業發展壯大。加強對年主營業務收入超2000萬元的工業企業的監測管理,爭取盡早入統,應統盡統。
(二)突出擴投資,持續加快推進項目建設。一是加快重點項目建設進度。全力推進燕湖新城、省職教基地、清遠長隆、廣清城軌、汕湛高速、北江航道擴能升級工程等重大平臺和重點項目的建設。二是穩定房地產投資。增加房地產土地供應,穩定商品房銷售市場,加快開發商回籠資金,促進開發商繼續擴大再投資。政府相關部門提高房地產項目審批效率,確保項目的順利報建、審批、施工。三是加快項目統計入庫進度。相關部門要加強工作對接,做好投資項目統計入庫申批所需材料的收集整理工作,確保項目應統盡統。四是穩定商品房的價格和銷售。房地產業和經濟增長、地方財政、百姓生活息息相關,商品房的價格和銷售的大起大落都不利于經濟的穩定發展。
(三)加強財政八項支出統計,為非營利性服務業核算提供有力支撐。做好財政八項支出指標運行情況的統計和監測工作,進一步優化財政支出結構,加大財政八項支出的投入力度,加快項目建設資金的撥付進度,推進財政資金統籌使用,提高預算執行效率。確保全年財政八項支出保持較快增長,為非營利性服務業核算提供有力支撐。
(四)加快產業結構調整步伐,提高經濟運行的質量和效益。一是要發揮資源優勢,促進傳統企業升級改造。陶瓷業和有色金屬行業是我區的傳統行業,應該鼓勵和督促企業進行技術改造,研發新產品,提高工業產品附加值和市場競爭力。二是要發揮旅游業優勢,促進服務業加快發展。隨著長隆項目的進入、鄉村旅游的快速發展,以及我區擁有的溫泉、漂流等眾多旅游資源,我區旅游業將迎來高速發展期,政府應該旅游業作為服務業發展的重點,通過強化旅游管理、抓好旅游商品開發、搞好旅游促銷等多種措施,加快旅游業的快速健康發展。三是要發揮投資環境優勢,促進高新技術產業發展。政府相關職能部門,應該通過產業政策、行業準入標準及規劃,規范和引導產業結構調整方向,重點引入醫藥制造業、電子及通信設備制造業和裝備制造業等先進制造業或高技術產業。
供稿單位:清城區統計局